隨著國會改革爭議延燒,全台「大罷免」進入第 3 階段關鍵期。據中央社報導,中央選舉委員會將於 6 月 20 日審定首波立委罷免案的第二階段連署結果,預估 26 案有望成案。根據《選罷法》,投票時間將落在 7 月 10 日至 8 月 19 日之間,國民兩黨與公民團體全面啟動陸戰部署,罷免戰火快速升溫。
根據中選會說明,若罷免案通過門檻,將依法進入投票程序,地方選委會須於 20 日至 60 日內舉行投票。目前已有 31 件罷免案送件,中選會表示,若查對未過門檻者將通知補件,最快 6 月 20 日一併審定與追認。外界推測首波投票日落在 7 月 26 日,但主委李進勇強調「為選項之一,尚未定案」。
面對罷免浪潮,國民黨將其視為「類九合一大選」規格應戰,強調區域政績、集中火力宣傳立委與縣市長執政成果。台北市長蔣萬安近日多次公開表態挺立委,強調「與五席委員並肩作戰」,副市長李四川亦陪同王鴻薇掃街,展現市政與立委聯防態勢。
民進黨則主打「公民罷免、政黨支援」策略,與多個罷團合作,鎖定花蓮等熱區進行投票動員,期望穩住綠營基本盤、爭取中間選民返鄉。黨內也發起「夏日破浪行動」,鼓勵青年走上街頭,傳遞罷免訴求。時力、基進、綠黨等小黨與民間團體亦宣布串聯,聲援花蓮罷免行動,盼以地方連線對抗中央體制。
街頭上,罷免志工已展開「第三階段預告」宣傳,走進市場、巷口舉牌拜票。罷團指出,唯有跨區串連、公民合作,才能對抗藍白聯手與既有資源體系,讓失衡的國會重回監督正軌。中選會 6 月 20 日的審定結果,將成為決定罷免戰走向的第一張骨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