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透社報導,美國總統川普(Donald Trump)於 6 月 18 日在白宮與巴基斯坦陸軍參謀長穆尼爾(Asim Munir)上將舉行會談,此舉被視為強化美巴軍事合作的訊號。不過川普近期多次聲稱「親自調解印巴衝突促成停火」的說法,遭印度政府正式否認,揭露雙方在區域議題上的立場分歧。
破例軍事外交 白宮單獨接待巴國將領
此次會晤打破外交慣例,成為美國總統首次單獨會見巴基斯坦軍方領導人,未依慣例安排巴國文職官員陪同。白宮會後聲明指出,雙方討論聚焦區域安全合作與反恐議題,特別就伊朗局勢交換意見。
川普在玫瑰園向媒體表示,兩位領導人(穆尼爾與印度總理莫迪)接受建議停止戰爭,避免可能的核衝突。他特別感謝穆尼爾在結束衝突中發揮的作用,並透露已與莫迪進行 25 分鐘通話,雙方將繼續推進美印貿易協定談判。
印方正式反駁:停火純屬雙邊協商
針對川普 5 月以來多次聲稱「美國調解促成停火」,印度外交部於 6 月 19 日發布正式聲明強調,莫迪於 6 月 17 日與川普通話時已明確表示:
1. 停火完全由印巴軍方透過既有管道直接協商達成
2. 衝突期間從未討論美印貿易協議等相關議題
3. 印度一貫立場是不接受任何第三方介入克什米爾爭議
印度外交秘書米斯拉(Vikram Misri)補充說明,原定 G7 峰會期間的川莫會因中東局勢變化取消,莫迪因既定行程未能應邀順訪華府。
衝突時間軸與後續效應
● 4 月 22 日:印控克什米爾發生襲擊事件,釀 26 人死亡
● 5 月 7 日:印軍主動透過軍事熱線聯繫巴軍
● 5 月 7 日至 10 日:雙方爆發空襲、導彈與砲火交火
● 6 月 18 日:川普會晤穆尼爾,引發外交波瀾
華府智庫「亞太基金會」(Asia Pacific Foundation)學者庫格爾曼(Michael Kugelman)分析,「事件反映印度面臨的戰略困境——如何在美巴軍事合作深化下,維持美印夥伴關係。」